軸承清潔工藝技術規范
日期: 2025-08-13 16:53
作者: admin
瀏覽:
在工業設備維護中,軸承作為旋轉核心部件,其清潔度直接影響設備壽命與運行可靠性。制造及儲運過程中涂覆的防銹油需在安裝前徹底清除(兼容性允許除外),運行中更換潤滑劑時亦需清除舊脂及雜質。
一、清洗介質選型標準
石油溶劑
汽油:需符合120號以上標準,無色透明、無水分及雜質,強去污力。
煤油:閉口閃點≥60℃,低腐蝕性,無刺激性氣味。
堿性水基溶液
氫氧化鈉(3-4%)、碳酸鈉(5-10%)等復配,針對重油污與積碳,濃度按污染程度調整。
有機化學溶劑
鹵代烴等強溶解劑,需嚴格通風及防護(毒性/易燃性控制)。
專用工業清洗劑
如TS-127型,高效穩定,適用于批量作業。
二、標準化清洗流程
預處理
使用毛刷或低壓噴淋清除表面宏觀污染物,避免滾道劃傷。
深度清洗
浸沒軸承于溶劑中,手動旋轉內外圈使殘留油脂完全溶解。
干燥處理
潔凈壓縮空氣吹掃或通風干燥,確保零水分殘留。
即時潤滑
清洗后立即施加符合規范的潤滑劑,隔絕空氣氧化。
三、關鍵操作規范
潤滑禁忌:禁止無潤滑狀態下高速旋轉軸承。
安全控制:
易燃溶劑作業區禁火源、強通風,配備防護目鏡及耐化學手套。
含氯溶劑需監測作業環境濃度。
差異化清潔策略:
密封軸承:避免溶劑滲透損傷密封件。
高溫/高濕環境:優先選用抗揮發性溶劑,縮短干燥時間。
粉塵工況:清洗后需增加防塵封裝步驟。
四、質量保障要素
溶劑質檢:
硫含量≤0.05%,水溶性酸堿陰性,銅片腐蝕試驗合格。
堿性溶液配比:
典型配方:氫氧化鈉3-4%+碳酸鈉5-10%+水余量(按污垢類型調整)。
清潔驗證:
目視檢查滾道無殘留,手感無粘滯,壓縮空氣吹掃無霧狀噴濺。
技術價值:規范化的清潔工藝可使軸承壽命提升30-50%,降低設備非計劃停機率。重點在于介質適配性、干燥徹底性及潤滑時效性控制,同時需嚴格遵循安全操作準則。